我觉得,我应该有足够的资历去写这部分内容。我曾跟4位从几万元起步,做到上亿元的民间高手共事,并且每一位共事的时间都超过1年以上,他们的操作手法,选股思路,过往发迹史我都非常了解。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一直都在观察他们,偷师。这四个人,风格各异,一个是做重组并购的,一个是做短线涨停板的,一个是做价值投资,一个是做题材炒作。通过他们,我也陆陆续续听闻了一些比他们更牛逼的人是如何从零做起来的。我一直都在观察总结他们的共性,因此也就有了第三部分的内容。

广东一向流传着一句古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大概意思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一靠天生,二靠运气,三靠风水布局。我把这句话修改一下,成功的因素排行:一命二运三专注四勤奋五放弃。

天命:

有的人可能会不同意,因为我把命运排在最前面两位了。但是这是事实。所谓命,指的是你出生的大环境。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的国运。我认识的那些民间高手,他们只有一个人是80后,其他全部都是70后,在这市场最短的时间是12年,其他都已经超过20年。但是在前10年,他们都亏的一塌糊涂,真正做起来,都是靠07年和09年那波大牛市,成长的晚一点的,是靠15年那波大牛市。

虽然他们看起来好像已经很牛逼,但是,说句实话,不是因为他们牛逼,而是因为这20年来中国经济太牛逼了。如果他们在20年前花几万元,在北京三环内买套房子,那么现在,估计也值几千万了吧。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如果把我扔到非洲,我这辈子将一事无成。尽管世人都把他当神一样看待,但是巴菲特是一个明白人,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首先就得感谢美国政府。

人其实根本敌不过国家兴亡,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是徒劳,国家经济状况就已经注定了你的天花板,注定你可以达到的高度。因此从这角度来看,我觉得后人要复制他们动辄10000倍收益已经越来越难了,成功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

运气:

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过“死者沉默定律”,但是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必须知晓这一规律。所谓死者沉默,指的是由于死人无法发出声音,于是他们的经历就被忽略了,你只能听到幸存者的声音,这些幸存者滔滔不绝地向人介绍他们是如何成为幸存者的,于是人们就相信了他们的话,以为这样做真的就能活下来,但实际上,那些死掉的人,所做的事情,跟幸存者是一样的。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分享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例如“我是如何抓到特力A”的,这种文章标题最容易吸引散户,散户居然也相信了,以为按照它说的办法就能抓到大牛股。其中有一篇点击率超高的文章,标题是“我是如何从3000股票里选中江南嘉捷的”(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他里面提到的方法是:因为360的IPO辅导券商是华泰证券,而江南嘉捷的IPO保荐商也是华泰证券。于是就选中了江南嘉捷。如果你按照它这个方法去寻找其他重组股,你会发现你的命中率为0。

很多人都把成功归咎于自己的实力,把失败归咎于倒霉。但实际上,在股票市场上失败才是必然,成功只是偶然。同样做重组股,在二选一的情况下,A押对了顺丰借壳赚了300%,B押错了,亏了30%;第二次A又押对了江南嘉捷,又赚了300%,B押错了,又亏了30%;此时A的1万元已经变成10万,而B的1万元已经变为5000元。两者的财富差距已经相差20倍。但是这能说明A水平就一定比B高20倍吗?不见得。但是A往往会变得自大,以为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可以驾驭股坛,变得轻飘飘,结果后面连续5次都押错。这种现象在投资高手圈普遍存在,很多高手在他一战成名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出彩的表现了,原因很简单:你还是原来的你,只不过某段日子里,运气让你鹤立鸡群,但是那阵风过后,你又变回原型。我不是瞧不起投资高手,我只是想强调,做人一定要低调谦虚,股市里没有牛人,离开了国运和运气,你什么都不是。

专注:

我分析了几位高手的操作手法和选股思路,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性格也没共同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专一。即他们都坚持某一种固定的投资办法,做到从不更换投资方法。他们的投资方法我都知道,并不是那种胜率很高的办法,我能想出比他们更高明的操作办法。但是他们用这种胜率并不高的办法创造了财富奇迹。除了因为运气,那就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

很多人不屑一顾,不就是坚持到底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这坚持不是使用10次、100次、1000次。而是坚持了10年以上。又有的人觉得,不就坚持10年吗,如果坚持10年可以赚1个亿,我也可以坚持啊。但问题是,他们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所以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最终熬到希望。在这煎熬的十年里,这个交易系统让他们亏过无数的金钱,亏到他们怀疑人生,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持使用,你能做到吗。我相信99%的人会做不到,正如我前面说的333定律,普通人在连亏3笔,连亏3个月,亏损超过30%后,信心会崩溃。

我依然记得其中一位高手跟我说的话,他说真是非常羡慕我,这么年轻就已经有这么高的起点。他当年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亏得身上只剩2万元。没老婆没房子,一无所有。我无法体会他当年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炒股炒了10年,穷的身上只剩2万元,完全看不到希望。实际上,另外那几个高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都是前面5-10年苦不堪言,活得像个乞丐。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炒股赚到钱的人,其实生活很低调,因为他们都曾经非常穷,有钱之后也不会乱花钱。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位,身家过亿,但是(2018年)第一次出来跟他吃饭时,互留电话,他居然掏出一部诺基亚旧手机,直接把我搞懵逼了,要不是朋友告诉我,他是开法拉利过来的,我真把他当骗子了。

勤奋:

关于勤奋我觉得无需多解释什么,成功的那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看股票。这应该算是成功的敲门砖,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我觉得几乎不可能成功。这些狂人是真正的热爱投资事业,而不仅仅是为了赚几个钱养家糊口。

放弃:

放弃指的是放弃利润,放弃投资机会。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要学会及时止盈,学会只参与自己最有把握的个股。区分一个人是高手还是低手,其实很容易,你看他出手次数就略知一二。高手的投资是在不断做减法,出手次数越来越少。而新手的投资则是在做加法,关注的个股越来越多,出手频率越来越高。

放弃是一种境界。它意味着你会错失很多大牛股,错过很多利润,普通股民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把自己大腿都拍紫了。普通股民会去调整的自己的交易系统,以便自己的交易系统能够包罗万象,恨不得能够把所有大牛股都抓住。最后他会因为引入了太多参数,导致交易系统极度不稳定,最终崩溃。

而高手的交易系统是怎样的?极度简致。在70%的时间里,这交易系统是一个股票都选不出来的。就算他选好不容易选出一个股票,事后走势证明,它也不是什么大牛股,走势很一般。也就是说,该选股系统与市面上那些妖股大牛股无缘。

而高手的卖点,在你看来,也是很傻很拙劣。因为往往会出现他卖掉后,股价还能翻倍。但高手之所以卖,是因为他只赚自己看懂的那部分行情的钱,至于他看不懂的那部分,哪怕卖后股价翻10倍,也不会后悔。但是一般股民不是这样,他会觉得自己交易系统有问题,需要修改,要把他修改为能够抓住后面的翻倍行情,这是典型的削足适履。最终把交易系统修改的面目全非。反而连本来可以到手的利润都做丢了。

学会放弃,意味着要从内心深处承认自己的无能。但是这恰恰是最难的,因为每个来炒股的都是自信爆棚的人,都认为自己有潜力成为那1%的赢家(有人会认为是那99%输家还来玩吗?)欺骗别人很容易,你可以对外誓言旦旦宣称自己能力很差,自己很菜。但是你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所以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嘲讽是无法让你达到“舍之境界“。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最后做起来的,往往都是被股市折磨了10年的人,因为他当初的锐气已经被折磨得消失殆尽,曾经他觉得自己是个股市天才,曾经定下的目标是5年拳打王亚伟,10年脚踢巴菲特。但是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个乞丐。只有在这种处境下,他才能真正做到泯灭自尊,从内心深度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而到了这一刻,他才能置诸死地而后生,凤凰涅槃。他终于学会放弃牛股,放弃每天赚钱的机会,只安心于赚一点自己能掌握的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当你只想取一瓢,上帝就会把整条江都赐予给你。如果你想取整一条江,那么你连一瓢都得不到。投资的世界就是这么讽刺。

很多人喜欢做股票,因为感觉股票赚钱容易,也没难度,门槛低。

纯技术活,没技术靠消息,没消息靠跟风,再不行就赌一把么,股市不就是个零和么。

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如此的思维进入了这个市场,这个市场里亏损的散户有大半都是稀里糊涂的就亏了,然后稀里糊涂的就被人洗脑为愿赌服输了,再然后也就稀里糊涂的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自己亏损是因为被人割韭菜,赌输了。

其实呢,从一开始,你的股市三观就错了。所谓三观不正,你又怎么在这个市场里赚到钱呢?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正确的逻辑,你永远都不可能在这个市场里长久生存。

我们就要对自己作出一个定位,也就是你将自己摆在这个市场的什么一个角色。但无论如何,你不是个赌徒,你来的也不是个赌场。如果你现在希望通过什么途径,立马变成个赢家。就像胖子一去健身房,明天就想变成施瓦辛格,那是痴人做梦,交易必须一步一步的往成功的方向走。

你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

1、初级阶段(无知阶段):1-3年,连最基本的交易常识都不太了解掌握,亏损是必然。重要的是学习基本知识,积累经验。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千万别投入太大。这是无数过来人血的教训,但是我也表示存疑,没有血的教训,也得不来深刻的经验。这里是交易员蜕变的宿命。

2、中级阶段(无法阶段):3-5年,实打实的交易和学习,技术分析的书籍和总结一堆。但是满脑子都是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自己的系统尚不成熟。开始觉得懂,但是结果还是不赚钱或者亏钱。这是成熟前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危险的阶段。

3、高级阶段(无功阶段):5-10年,试错不断,经验丰富,自己开始构筑起自我的交易系统,但是还没有因为系统产生巨额利润,这里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最可惜的阶段。

4、职业阶段(无过阶段):10年-20年,甚至更高,这时候已经是成熟的交易员,也获得巨额的财富。这个阶段我定义为无过阶段,只要不犯错,市场就是你的牧场。

其实高手和普通散户的区别就在于:

一是高手要追的是确定无疑的涨势,要杀的是明白无误的跌势。而许多普通散户自以为看的明白,在认为涨跌之前就行动,往往是错误的。

二是高手在行情不确定和跌势时选择绝对的空仓观望,不急于操作,趋势明朗快速进场。而许多普通散户频繁操作,不断的有损失,碰上凶狠的主力,损失就更大了。

三是高手善于空仓,空仓时间大大多于持仓时间。而普通散户基本天天满仓,一天不满仓就不舒服,晚上就睡不好觉,第二天又急急忙忙满仓,好像一不满仓就会失去赚大钱的机会。

四是高手善于等待再等待。等待大机会的光临,然后全力出击,而普通散户没有等待,不浪费时间,天天耕耘。一天不动便手痒难捱,投机至上的原则深入骨髓之中,随波逐流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一有风吹草动便不能自持。

五是高手看盘的水平比普通散户要高,出错的几率比普通散户要少。而且修正错误的反应速度要比普通散户快,不是绝对不出错,错了也不找借口。

投机成功的最本质要求是什么?感谢长期实践、磨练和洗礼,伴随着从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续稳步赚钱的历程转变,逐渐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战略上顺市场心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

战略上顺市场心理,使我们能够抓住一些战略性机会,使我们能够规避一些大的风险,使我们的整体思维更加清晰,使我们交易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使我们能够把握更多的交易机会,使我们的交易更加精细,使我们对市场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细微。

前者是制胜的理念和前提,后者则是将这个理念转变为现实赢利的具体路径,两者相得益壮,就能够使我们在市场处于不败之地,并持续稳定地赚钱;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违背的戒律,后者则要求使用者必须达到和市场融为一体“无为而制胜”的境界。

真正的市场高手,一定不拘泥于使用什么技巧,也不迷信什么政策、理论、技术和消息,他们追求的是对市场群体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个体心性的全然了悟。抛开束缚,方能潇洒自如。

自投机市场发展百多年来,围绕投机发展了无数派别、无数理论,归纳下来无非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多年来两派争吵不休,但谁也不能取代谁。

盖因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分析都涉及到投机活动的某方面特征,而都没有全部说清楚,正如盲人摸象一般,摸象腿的看不起摸象腹,其实,都陷入了画地为牢的困境。

基本分析讲究的是投资品所代表的内涵价值,其内在哲学基础是市场价格常常是不符合企业价值的,当市场价格过分低于企业价值时,投资机会就来了,因为市场终究会反映企业价值的。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

再来说说怎样判断一支股票是否有庄家?

先给个肯定的结论,98%以上的股票,都有资金在进行资本运作。

但要称得上庄家二字,也就是能够对股价有足够掌控力的,全市场占比不足20%。

大多数的股票,都是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也就是不存在绝对的主力资金。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股票,很难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因为资金的控盘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这种依靠资金共识,去影响股票的方式,目前才是市场的主流。

而真正意义上的庄家控盘,已经慢慢地被弱化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剩下那20%,强庄控盘的股票,独立地走出自己的行情。

只不过这些庄参与的股票,现阶段已经不集中在大市值个股中了,常见的会在一些中小市值的个股中运作。

这也是庄家出于自身安全的保护去考虑,将自己的风险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同时也避免了操盘时的压力过大,导致自己的控盘能力差,自己被套的风险。

可以这么说,很多人并不了解所谓的“庄家”和“主力”之间的差别,容易混为一谈。

但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咬文嚼字,去把能够推升股价,让我们赚到钱的资金,都叫做主力。

然后,可以通过某些规律,某些特别的方式,去辨识主力的控盘度,这才是关键。

因为只有找到主力,并且读懂主力资金的意图,才有可能把握住机会,跟着主力赚到钱。

说说简单有效地寻找主力资金。

其实,要找到主力资金的蛛丝马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毕竟主力都能够影响整个盘面了,肯定会留下很多痕迹的。

我们可以先从大方向,再到一个个小的细节去做观察,抓住蛛丝马迹。

1、看成交量。

判断庄家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其实就是看成交量了。

这个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因为巨大的成交量,一定不是散户可以制造出来的,必然有主力资金的参与。

所以,成交量大的个股,几乎都是有主力资金运作的。

尤其是那些成交量连续放大的个股,无疑都是主力资金在各种运作,散户注定只是跟风者。

但成交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或者说要有一个界定的标准。

我们按照没有量能的区域和出现量能的区域做对比,如果平均的成交量能在2倍以上,就是主力资金开始运作的迹象。

如果是在3-5倍,那就是主力资金进入拉升的区间。

如果超过5倍以上,那可能就是加速赶顶,甚至要出货的迹象了。

成交量虽说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去做出一些,但基本上成交量掩盖不了主力资金运作的痕迹。

大量的筹码换手,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判断一只股票有没有主力的最简单方式。

2、看涨停板。

第二个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是看涨停板。

当然,并不是说那些不出现涨停的个股,就没有主力资金在运作。

但是那些有涨停的个股,一定是存在主力资金的。

封涨停的概念,大家都理解,就是市场只有买单,没有卖单了。

这代表市场的买卖供需,已经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

如果没有主力资金的介入,只有散户双方的交易,是不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的。

当然,有一些涨停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刺激,甚至是主力资金突击入场,但这也代表了主力资金的到位,并且开始了运作。

涨停板越多,主力资金的实力也就越强,一点没错。

所以,有一种战法叫涨停板战法,或者说是打板,就是抓主力资金动向的一种交易策略。

事实也是一样,以涨停为主的强势股,比起普通的个股,上涨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涨停战法虽说可以准确地抓住主力的动向,但并不单单是我们想象的涨停板选股那么简单。

毕竟如何介入,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也是一门学问。

3、看均线规律。

第三种方式,就是看均线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有主力和没主力,在均线的排列上,也是天差地别。

我们经常听说均线多头排列,就是股票要涨,就可以买入。

所谓的多头排列,其实也是主力资金运作才会有的结果。

主力资金为了保证整体的资金成本运作,会让股价始终保持在上升通道里,所以均线就会呈现出多头排列。

当然,并不是只有多头排列的均线,才能体现出主力资金的规律。

如果均线出现了短期快速上穿长期均线,同样可以判断为主力短期内明显介入的情况。

还有一些,比如K线回踩均线后,立马出现了上涨行情,一样也会是主力资金运作的一种体现。

均线本身,是均价的合集,而价格这件事,其实都掌握在主力资金的手里。

所以,均线的情况其实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主力的动向,有时候甚至会比短期内几天的K线更加重要。

4、看逆市情况。

第四点,看一只个股出现逆势行情的情况。

优势是当大盘大幅度下跌,这只股票走出了单边上涨的行情,可以肯定的判断,主力资金的存在。

因为行情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散户资金几乎是一边倒的。

这种情况下,唯有主力资金大举的买入,才能促使股价逆势上扬。

在大跌中寻找主力踪迹,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方法。

但有一点要注意,有一些主力之所以走出逆势行情,其实也是为了诱多。

因为它明白,自己如果跟着砸盘,那么没人接盘的局面下,股价一定会出现大幅度下挫。

但如果逆势拉起股价,吸引到全市场关注,如果有跟风资金愿意入场,自己反而可以找机会全身而退。

权衡利弊之后,主力才会走出逆势翻红的走势。

当然,有一部分主力是真的彪悍,压根不管大盘的走势,完全可以走出独立行情。

但凡是行情相对独立,与大盘总体走势关联度不大的情况,都可以认定为该股存在明显的主力资金,值得考虑。

5、看关键价格争夺。

第五点,看关键价格的争夺。

很多人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关键价格的争夺。

这就好像指数的整数位关口,会不会有资金镇守,是一个道理。

如果一只股票存在主力资金,那么下跌的时候,会在关键的支撑点位鏖战,并且取得胜利。

同样的,在上涨的时候,在关键的压力点位,会出现放量扫货突破的走势,打开上涨空间。

所谓的关键价格,不一定是整数位,可以说是筹码集中度最高的价位。

这个价位属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非常的重要。

关键价位的争夺,是最考验主力实力的。

如果没有主力的运作,这些关键点位往往是一泻千里。

如果主力资金实力足够,这些关键点位,将成为未来行情的一个重要垫脚石,或者说是起步点。

6、看股东人数变化。

第六种方式,其实是最为直接的,就是观察股东人数。

当股东人数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时候,说明一定是有主力资金入场的。

这种入场可能还没来得及在盘面上反应,就已经渗透进了股东的名册里。

当然,一般来说主力进入一只股票需要有周期,并且会进行一定的账户分散,所以捕捉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变化,并不一定会特别的明显。

但是相比而言,股东人数的变化,就很难藏得住了。

一般来说,股东人数下降比例超过20%,就是明显的主力资金入场的迹象了。

如果在10%以内,那可能是受行情影响,散户离场导致的,不必太过在意。

当然,股东人数一般一个季度才公布一次,很多主力资金做短线运作的,一个季度可能并不能捕捉到它们的动向。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做中长期的投资者,参考意义比较大。

7、看同类涨幅排名。

第七种方式,参考同类的排名。

所谓同类的排名,可以理解为板块内的排名。

行情出现上涨的话,有一种叫做领涨,还有一种叫做跟涨。

所谓领涨,其实就是资金主要介入的股票,涨幅比较大,引领整个板块。

所谓的跟涨,其实就是主力资金介入相对比较弱,涨幅是由散户买卖居多导致的。

这就可以理解为,涨幅超过大盘,涨幅少于大盘,其实是一个道理。

主力资金往往会针对一些龙头品种,做更多的交易和操作,同类涨幅的排名自然也就会更多一些。

当然,如果一只股票,能够独立于整个板块去走行情,毫无疑问是主力资金所为。

8、看K线形态的规律性。

最后一点,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那就是K线。

从K线上去找主力资金,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主力资金操盘的K线,往往更加有规律。

比如震荡行情中,容易出现多重小阳线加上中阴线洗盘。

比如上涨行情中,容易出现连续阳线,且涨幅不断增大。

比如下跌行情中,往往会贴合均线不断向下打压,直到超跌为止。

K线形态背后,其实是主力资金的动向,读懂K线,一定能读懂主力资金的语言。

当然,K线并不是一成不变,很多的K线其实都是在变化的。

所以,针对K线的研究和变化性,要有一定的深刻理解。

可以这么说,K线看多了,自然会明白哪些股票背后是被主力资金刻意运作过的。

最后想说的是,发现主力容易,跟对时机很难,也很关键。

主力资金想被你看到的时候,自然就是被你看到的。

但绝大多数时候,主力资金更容易隐藏起来,而且是深深地隐藏在背后。

原因也很简单,吸筹也好,出货也罢,都必须是偷偷进行,黑箱操作的。

大众能抓到的主力,往往是主力愿意进入大众视野中,为了股票吸引人气,准备出货做铺垫。

所以,买入和卖出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才是你找到主力资金后,能否赚到钱的关键因素。

结束语:说了这么多,能够坚持读完的人我替你感到高兴,至少你已经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但是知识不是拿来读懂的,知识是拿来实践的。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看懂、理解的阶段,其实跟那些没看懂的人没本质区别。只有当你真正去付诸行动,才有可能产生变化。人宁愿死于现状,也不愿改变自我。如果你连改变自我的意志力都没有,你在股市成功率几乎为0。我觉得你没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套用那句俏皮话:生活除了股市,还有诗和远方。你应该去追求属于你的诗和远方。